51择品网 “武汉肺炎这个tag(标签),即日起暂时不用,水印也不用。” 此前一直使用“武汉肺炎”这一污名化标签,往内地泼脏水的香港毒媒《苹果日报》,这一次终于怂了。 《苹果日报》首页前后对比版块栏中“武汉肺炎”已删除 据香港橙新闻4月19日报道,传媒圈今日流传一则来自《苹果日报》的内部通知,内容为“大家注意,武汉肺炎这个tag(标签),即日起暂时不用,水印也不用。” 通知还提醒,报社编辑要以‘最新疫情’、‘疫苗接种’、‘防疫措施’、‘限聚措施’、‘变种病毒’、‘社区爆发’、‘隐形传播’这几个标签代替。内文行文上也不用‘武肺’,可用疫情、或COVID-19取代”。 报道截图 橙新闻报道称,消息人士证实,确有收到《苹果日报》的相关通知。 目前,《苹果日报》首页上的“武汉肺炎”专栏已经删除,而它关于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中,也用COVID-19代替了污名化的“武汉肺炎”。 早在去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宣布将由新冠病毒导致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以避免地区或种族遭污名化。 但“毒媒”《苹果日报》为了抹黑内地,挑起矛盾,制造分裂,长期使用“武汉肺炎”这一污名化标签,甚至在转载引用外部信源报道新冠疫情时,《苹果日报》也会擅自将“武汉肺炎”这一污名化标签,加入其中。 4月15日,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平机会)”发表声明,谴责《苹果日报》在平机会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引述平机会回应时加入了所谓“武汉肺炎”这一污名化标签。 平机会表示,该机构去年9月就已发表专题文章,反对有人继续使用“武汉肺炎”这个标签。因此,平机会对《苹果日报》的错误引述予以强烈谴责,并保留一切追究的权利。 截图自平机会官网 《大公网》报道称,平机会谴责后,《苹果日报》在相关报道中删除了“武肺”二字,不过仍狡辩称,相关词语已是约定俗成。 涉事报道图源:大公网 一向无法无天的《苹果日报》此次态度急转,停用“武汉肺炎”这一污名化标签,除了平机会的谴责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长期报道假新闻、抹黑政府警方、挑起社会矛盾的行径,已经引起了香港各界的众怒。 BBC报道截图 4月15日,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上不点名批评了《苹果日报》:“一名已被拘捕检控扣留的传媒老板,其所控制的传媒,以炒作及不尽不实的报道分化人心,挑起(民众)对社会、对国家的仇恨……” 邓炳强强调,任何人做外国势力代理人,都要为犯法行为“找数”(付出代价)。 邓炳强 《大公报》也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道,一些媒体仍然利用其所谓‘第四权’的身份,从事勾结外国势力、‘煽暴造假’、挑战国安的勾当。其中《苹果日报》更扮演着最为恶劣、最为猖狂的角色。 因不满壹传媒及旗下《苹果日报》长期刊登涉及误导及煽动的新闻内容,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香港民间团体宣布成立“苹果假新闻及毒新闻监察组”,以揭露该报的假新闻及毒新闻,检视及纠正该类毒害市民的新闻信息。 监察组向律政司职员代表递交请愿信,促请尽快检控《苹果日报》 4月19日,香港民间团体“反黑金反港独关注组”到香港政府总部请愿,抗议《苹果日报》制造假新闻,要求政府依法取缔《苹果日报》的发表权及出版权,并针对其所有营运“主脑”进行查处。 不只是民间团体促请取缔《苹果日报》,还有《苹果日报》所属壹传媒的股民也来请愿。 民间团体“苹果恶行关注组”19日联同小股民前往证监会请愿,要求即时调查壹传媒去年的股价异动事件。 关注组发言人指出,壹传媒近期股价大幅异动,令人怀疑股价受到有心人控制,疑涉内幕交易或造市,造成小股民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被判入狱的乱港头目、“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正不停变卖资产套现,拟出售台湾《苹果日报》业务。 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称,黎智英被怀疑正不停变卖资产套现。继多次出售台湾物业后,“壹传媒”再次宣布,已与潜在买方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拟出售旗下附属公司Amazing SinoInternational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而Amazing Sino持有的资产包括台湾《苹果日报》业务及位于台湾的一所物业,意味在连环沽售台湾物业后,“壹传媒”或正式出售台湾苹果业务。 报道称,“壹传媒”19日晚发公告称,双方尚未就建议出售订立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正式协议的最终条款须以订约方的进一步磋商结果为准,目前尚未落实。 “壹传媒”19日股价收跌2.67%,报0.182元,成交额65.64万元。 黎智英资料图 4月16日,黎智英因涉“8·18”及“8·31”两件非法集结案,被香港法官判囚14个月。此外,他还被控违反香港国安法和欺诈案。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