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 http://www.national-tnb.com/ys/ 端午假期这一天,小米造车团队没有休息。 一大波相关岗位,加急上线,而且全部与自动驾驶相关。 这也是雷军官宣小米造车以来,小米首次公开放出招聘岗位。 在此之前,据说雷总遍访供应链、深入与自动驾驶大牛专家取经,同时猎头招聘马不停蹄,全球范围内寻找领军人才加盟。 但现在,更大规模的公开行动,已经明确展开。 首批造车岗,全部自动驾驶相关 6月14日端午假期,小米招聘官方一口气完成20多个岗位更新。 全部加急,全base北京。 全部与自动驾驶相关。 一位近期与雷军有过交流的自动驾驶业内人士说,小米造车,目标明确,关键想做好两件事——一是自动驾驶,二是智能座舱。 而之前我们也反复分析过,智能座舱的核心是交互和生态,这方面小米有米家和小爱同学,小米有功底。 但自动驾驶领域,小米需要从零到一。 从此次小米放出的岗位来看,确实也是全栈布局。 感知、定位、控制、决策规划 ……通通在列。 算法、数据、仿真、车辆工程、传感器硬件,软的硬的都涵盖其中。 从这个架构来看,小米至少已经内部厘清了自动驾驶发展路径。 甚至已经初步找到了领军人物,开始了搭班子建团队。 因为招聘需求中要求之细,它可不是随便乱写的。 另外,从小米的自动驾驶招聘中,也能管窥小米智能车的“样子”。 激光雷达冗余,看重自主泊车 虽然小米对于智能驾驶能力实现,还没有明确走哪一种路线。 但从招聘需求来看,应该是选择了更主流的多传感器冗余路线——而不是特斯拉相对激进的纯视觉路线。 在小米的招聘中,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都是其中: 甚至还有激光雷达相关算法人才的需求: 而通过这种硬件传感器的多冗余,要实现的能力也已经披露: 率先要落地的场景能力,覆盖泊车和pilot。 泊车,即自主泊车。但是简单一些的车位停车,还是能够实现更强的车库内自主泊车和召唤,还得看功力。 Pilot,特斯拉已经用AutoPilot展示了这条赛道的不同阶段。 可以是环路高速的自动驾驶,也可以是更难的开放道路的自动驾驶。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这条路可行吗? 可行。 因为雷总的兄弟,正在帮小米验证这条路。 不是别人,正是何小鹏治下的小鹏汽车。 特别是小鹏P5发布后,激光雷达冗余的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驾驶路径,被小鹏推向了开放市区道路应用。 而在上马激光雷达之前,小鹏P7已经实现了自主泊车和环路高速方面的自动驾驶。 当然,环路高速的小鹏NGP需要配备高精度地图。 而小米,这次也对高精度地图人才有需求。 另外连点成线来看,小米造车后还连投了两家自动驾驶供应链公司。 一家是纵目科技,智能车Tier 1,提供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软硬件能力。 另一家是禾赛科技,同样是Tier 1,主打激光雷达。 所以如果要问小米造车和小鹏造车差别,那雷军出手,从一开始就讲究布局。 小米生态链的战术,可能要在造车上复刻上演。 哪方面人才最稀缺? 最后,小米的自动驾驶招聘,实际也是整个行业现状的一次管窥。 在小米放出的岗位中,对年限、经验和履历,多少都有要求。 除了预测。 预测相关岗位,甚至更偏学术研究,比如加分项中包含了顶会研究、各大编程竞赛获奖等等。 实际上,预测相关的能力,也正在成为各大自动驾驶公司的制高点能力。 相比感知、定位和控制等方面的岗位,懂预测的大佬,正站在山巅。 据说随着ICT新造车的人才竞争加剧,几年前被AI算法公司高价挖走的人才,现在都出现在了智能车高级人才名单。 相比AI算法初创公司,智能车公司财大气粗、有更稳定的融资和增发渠道,打造的技术和产品也更直观。 或许用不了多久,更重磅的转会消息就会传出。 趋势已经开始,趋势还在继续…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