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这件事已经渐渐平息了,却又突起波澜。复旦组织给被害的王永珍书记捐款,不料评论区却有大批网友要给姜老师捐款,简直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有网友评论:复旦凶案后,数学学院为被害的书记发起募捐,但下面的留言让我错愕!一堆人留言要给凶手募捐。不知道这些留言的人是怎么想的?再包容,我也实在难以理解这种行为! 连基本的是非都没有了吗??
也有网友评论说,捐款这个事情,为什么不能给年轻老师捐款呢?我谴责他杀人,但我同情他的悲惨际遇,同情他的父母。凭什么我们的同情心也要按你们的指定动作来? 还有网友表示,别的什么撇一边都不谈,我就想问问这个复旦书记的家庭有多困难?公布出来看看,如果连这样阶层的学院书记都困难,我捐出2800的月工资!
案件发生后,网上关于该案的讨论很多,流传的版本也可谓是五花八门。 目前看,围绕本案的五大悬疑已基本揭晓: 一、凶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凶手姜某绝对是个“学霸级”的科研“健将”,2004年,姜某本科毕业于复旦,之后到美国攻读博士和博士后,毕业后,先是在一家统计机构工作,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回国,又相继在苏州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
二、凶手心理上到底有没有问题? 目前看,虽然不能说姜某心理上有问题,但是其性格一定存在某种缺陷,他在苏州大学任教时就因为性格原因,导致苏大不再与他签订续聘合同,回到母校复旦后,他性格上的问题愈加严重,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复旦也选择跟他终止合作,最终导致命案的发生;
三、是什么导致嫌犯性格的变化?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导致姜某性格偏激的原因除了他从小性格的养成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不可忽视,一是他的导师阻止他去美国耶鲁大学任教,这肯定影响了他性格的变化。 另外一个就是他个人婚姻生活的经历,因为他在美国期间就与妻子离婚。工作和婚姻上的双重打击也改变了姜某的性格;
四,姜某杀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按姜某本人的描述是他在单位受到了很多陷害。姜某没有具体说很多陷害具体包括哪些!目前这个问题还说法不一; 五,凶手为什么选择学院书记? 目前看凶手是早有预谋,而学院书记当天正好宣布了关于解聘姜某的决定,姜某将满腔的愤怒和怨恨全冲向了学院书记。
结语 有些人归因于高校“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有些人聚焦于内卷。 都有道理。 高校也存在“35岁危机”,39岁失业,确实难扛。
但无论如何,行凶都不是问题的“正确解决方式”。诉诸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制造更多问题。 尤其是高校教师,是绝对的社会知识精英,处在社会知识圈的塔尖,素养整体更高。他们之间出现纠纷,更不应该通过暴力解决。 换句话说,他们本该更信法,而不是更信拳头。 因此,大家同情的不是被害者,而是凶手,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非凡OK网最新地址 https://www.ffok123.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