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2021最具收藏潜力画家:李胜彬

2021-06-26| 发布者: 亿动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李胜彬,山东临朐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协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
年年有今日 https://www.touzitop.com/ysjd/11611.html

李胜彬,山东临朐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协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潍坊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首都画院专职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被各大美术馆及学术机构收藏。并有数百件作品发表于学术刊物于各大画集。

典雅澄静 妙造自然

——李胜彬花鸟画系列研究之一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还要保持水墨画的特点,发挥其表现特长,从而创造出新形式、新方法。

新中国成立之初,花鸟画在色彩上趋于明丽,在美学上倾向于阳刚,在情趣上适应大众成为当时花鸟画创作的总体特征。新时期以来,中青年画家或以传统笔墨结构为基,或另寻色调表现新途,或在题材开拓中寻找新的语言,为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晨露》200×200cm

沈耀初在《我的艺术创作观》中说:“其实,传统正似血统,是源头活水,是根本,后人应该依恃传统的力量再向前推进,成就新的一代面目,才算是尽了本分。如陉陉守成,即使貌似古人,亦未必就是「孝子贤孙」。至于不顾传统,蔑视传统,鄙弃传统,而洋洋自得,以为创新者,那就更等而下之。”时代需要我们创新,需要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出现,更需要既有深厚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画家出现。

《独占人间第一春》240×70cm

李胜彬的花鸟画即是基于传统之上的创造,他的作品以花鸟题材为主,用小写意技法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新传统图式,因而获得了成功,他将传统笔墨结构的个性化拓展到一个新的境地。

《晨曦》180×200cm

在当今中国画坛,较之人物与山水,写意花鸟画的开拓,即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志的转换最为艰难,更谈不上完美显示出当今这个时代的精神风尚。究其原由,不外乎是花鸟形象的千年不变和传统经典的沉重。即使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前期,出现了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代大师,这是从这辈人在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开创期的建树确认的。应该说,这一代大师的艺术,把传统花鸟画推向一个新的境界,构筑起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是,他们还远远不能作为当代中国花鸟画的时代品格的代表。因为,艺术的时代品格是建立在艺术对当代社会、特定时代人们的情感特质的完美表现上。虽然历史也常常出现倒退现象,但一步步垒高宝塔或创建新格局的,总是来者。毋庸置疑,当代花鸟画的时代品格,还在建树之中.尚须每一个企盼成功的来者,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巨大任务。这一任务,仅凭锤炼笔墨功夫在前辈人的道路上耕作寻求难以完成,一味地强调写生再现大自然的表面性格和特点也不能解决,而那种以西法代替传统在形式上的追新逐异更不会取得成功。当代写意花鸟画的时代品格需要更加艰难的思辨过程,与实际的转换实践,使新的观念、新的命题、新的语言融合和升华为新的理论规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理想,才可能铸就更高的时代品格,使花鸟画形成更大的发展。

《朝雾》200×200cm

回顾20世纪中国画的历程,我们清楚地看到,支撑它发扬光大的力量来自两方面:广泛的历史传统意识和开放的现代观念。所谓广泛的传统观念,是指中国画多方面地吸收民间艺术、金石碑学以及其它艺术的营养,而不拘泥于文人画本身的传统;所谓开放的现代意识,则是指中国画要借鉴其他民族艺术的观念与技艺,要关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李胜彬不但不以自己的作品不是新水墨画而苦恼,相反,他满怀信心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情在浇灌自己的艺术之花。他尊重面对自然的感受,自由地运用笔墨和色彩,以形写意,借景抒情,传达客观对象与自己心灵世界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感情。这是李胜彬对自我艺术意识的确信,也是对传统文化有着敬畏之心的艺术家应有的品质。

《锦瑟年华》150×240cm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有着极为固定的构成法则,李胜彬的花鸟画多折枝画图式,他的作品,充满着一种淡泊雅逸,有的却以疏朗的空间、简括的笔墨勾绘出一片幽淡的意境。其作品,具有民族情韵也具有现代风格。

李胜彬的花鸟画作品虽是传统常见的题材,但却展示出一种自由与无拘束的放松与延伸,以期唤起人们对和谐自然生态的关注。他的作品中笔墨神韵与点、线、墨、色更接近于自由浪漫的感性生命形式,它是欢乐的、抒情的、美感的。然而,这一切又都符合绘画的法度。重要的是,画家始终保持着“艺术的自觉”,进而把笔墨、语言、形式等统一在写意性的艺术精神之中。画家的主观控制,使笔墨在总体的平稳、相谐之中,随着情绪的变化而产生着起伏跌宕、化机四溢的图景。新的生命需要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来表达,笔墨肌理的脱颖而出与激活中国花鸟画新的活力,正是李胜彬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

《新月》200×200cm

综观李胜彬的花鸟画作,可以说,站在艺术的角度,是属于乘佳作的,在意味、情趣、形式、节奏、语言织成了浑然一体的和谐,技法的纯熟,笔墨的灵动给人以领悟与撼动,这比纯粹自然美的具体刻画生动深刻。这里要指出的是:与古人花鸟画相比,李胜彬的花鸟画是通过情境的生动表现了意思,而不是那种把意思强加情境的作品。

《松风》90×180cm

虽然,上述李胜彬的花鸟画并非完美无缺,但作者尊重传统而不泥于传统一端,探索出新又力求广为融通,其表达现代意识强化艺术个性的努力,均可谓初见端倪。唯其如此,他承继传统之理的架构,融会贯通的笔墨情味,工笔的装饰意趣,写实又略显变形的形象,创造了有别于古代花鸟画时空观的明冶清丽而怡神的统一意境。不难看到,画家笔下源于自然的艺术美已拉开了与原型的距离,注入了美的理想与憧憬。它并非一种自然表象美的重复,而是几种美的意象的交织。不能要求艺术品无美不具,然而动人的绘画也象精美的工艺一样,绝不会是一种自然外在美的简单摹拟,也不可能是古与洋现成样式的如法炮制,它需要“迁想妙得”,巧思奇构、集中与幻化,更需要证实艺术家“删拨大要、凝想形物”的美的理想,这理想可能体现于自然景观,却不可能离开人生的体验。

《故乡明月》90×180cm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胜彬的花鸟画无论在质素上,还是在结构与语言上,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形成了新的审美趣味。其花鸟画的艺术感染力,首先在于强有力的情感、灵性的自然流露,它的内蕴精神是直接体现在色墨语言中。因此,语言的智慧与灵性在此就显得十分重要。或许,这正是李胜彬艺术的关键之处。

李胜彬的花鸟画对艺术语言的提炼,使它从募仿表现语言上升为文化符号的表现语言。就目前而言,他的花鸟画显示了中国水墨画语言的一种新形态,它具有水墨气势、情韵、色彩、节奏、智慧等因素,并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发挥和完美统一。

《高风》90×180cm

我欣赏李胜彬的水墨花鸟,令我感动的是没有造型之功,没有书法之功、没有寂寞之耐功、没有学养之综合是无论如何创造不出来的。

艺术和生命在于创造。不断重复自己,不是艺术,那只是一具行将就木的躯壳。破釜沉舟的人生经历、不断毁我又不断塑我的艺术品质、强烈个人风格的艺术实践,他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带着传统韵味又透着时代气息,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特质带来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激发着他创作的欲望。他用画书写着情绪,画风随性自然,极尽古意自由之感,具直追元宋诸家之势。

《晓露》96×180cm

《新月》96×180cm

《梅花小寿一千年》90×180cm

《圆月》90×180cm

《香月》90×180cm

《秋收冬藏》96×180cm

《山林福》180×45cm

《双福》136×68cm

《母子春秋》136×68cm

《水墨猴》136×34cm×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亿动网 X3.2  © 2015-2020 亿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