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时代背景下的魏晋书风

2021-07-30| 发布者: 亿动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书法,是一种能够表达意境和情感的中国传统艺术,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朝代的书法,这就像是一枚闪耀的徽章......
黄海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ystt/1051.html

书法,是一种能够表达意境和情感的中国传统艺术,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朝代的书法,这就像是一枚闪耀的徽章一样,它不光展现这个时代书法大家的艺术功底之雄厚,更加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的生命情感和文化精神。

我们能从一个时代预见这个时代书法风格,相反,也可以从书法的风格窥见一个时代的内容。我们现在看来魏晋时期社会思想文化对书法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魏晋书法书体多样化

汉代出现的新书体,即草、行、楷在魏晋得到流行和传播,受这股新书体狂潮的影响,书法家们将新书体与篆、隶融合到一起,这种新旧体共存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之为魏晋书法书体的杂糅现象。

由于魏晋处于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它的思想、文化、各种艺术活动都被撞击的空前活跃,士人释放内心情感、解放思想、形成独特人格,逐步进入到了文化自觉发展的状态。

魏晋丰富的文化现象形成了历史上独有的一杆旗帜,同时这种丰富的文化现象也影响了书法艺术。从书法材料上看,就有铜铁、玉石、砖瓦、竹简、纸等,书写材料之丰富,这在历史上是极少出现的。

其次就是书法的使用功能也在各方面体现出来,如铭石书、公文书、文人信札、佛经写本等。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未建立起稳定秩序的国家,未强制实行社会规范,导致了魏晋书法没有一个固定成熟的视觉形态,它怎么可能创造出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

那么,从好的方面来说,正是因为没有固定的规范秩序,没有明确的书体类别才带给了这个混乱的社会文化一缕新鲜空气,士人独有享受其中,将书体杂糅体现在各个场合地点。

综合魏晋整个时期来看,魏晋书法书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典型的纯粹书体,例如篆、隶、楷、行。一类是各种杂糅书体,如篆隶、隶楷、行草等。魏初期典型篆书还存于世,但到了晋代,就鲜有典型篆书了,典型的有《孔羡碑额》、范式碑额》等,从线条的雄厚圆润上看,依然保留着汉篆的风格。

隶书在曹魏时期作为主要书体,延续着两种风格,一种是东汉遗风,作古而不媚俗,一种是将隶书的书写程序化,规范化,像是《孔羡碑》、《曹真残碑》,都是字形方正,用笔夸张,刻意的做出符号化的线条。

楷书,作为魏晋时期新生的婴儿,它是在魏晋激荡的文化氛围中快速成长的,典型的楷书楷法清晰,笔锋遒劲朴茂。钟繇,字元常,被称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他不仅在书法理论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留下了传世名作,最早期的楷书是《宣示表》,它的形成结合了两种书体的杂糅。

早期规整的行书总给人的感觉是规矩、端庄的,如果把早期行书里的横画收笔用顿势的笔法来写,加上一些增添刚毅气息的硬钩笔画,俨然就会自然形成《宣示表》的那种字体。

由于钟繇的行书接近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楷书,在参加一些比较庄重的活动时,书写时要把字写得比平时更仔细、更端庄、更舒缓一些。《宣示表》相比于他其他的作品而言,已经带有成熟楷书的气息,字体扁方,用笔遒劲有力,自然浑厚,由于他楷法去古未远,纯是隶体的书风极具有富有隶书的高古纯朴的风格。

钟繇对这个时代的楷书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使得魏晋走向了成熟楷书的道路,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笔法自然,行笔缓急、轻重如贝多芬交响乐音乐般的节奏感,结体规律,直至影响了唐代楷书的发展,为唐楷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可谓是整个书法史里最辉煌的作品,让多少后世的文人墨客为它疯狂,最终它也谜一样的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兰亭序》自然流美的书风开创了一个行书的新时代,线条粗细、笔墨干湿的变化是玄的意味,字形唯美游离其中,行笔速度飘忽即逝,在绢的表面划出了惊艳于世的线条,笔不离纸地跳跃着,线条之间那芊芊连带如同古琴奏后的余音,意味深长,使人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回味着印记中线条的绚丽生命,作为典型的魏晋行书,王羲之开创了新的书法审美风格。

魏晋时期社会没有严格的规范制度,导致了晋人思想活跃,自由不羁,体现在书法上的文字更是值得玩味。东晋时期的《朱曼妻地买地宅券》,明显地感觉出书写的随意性,镌刻的草率,用笔活泼且富有童趣,而且受隶书的影响,其中还掺杂了隶书的方正和圆滑,不管是从线条的粗细变化还是字形的规范度来看,已毫无秦篆的法度和严谨。

奇特的是由于两晋禁碑极严,故而晋碑绝少,东晋竟出此碑,也能看出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混乱下,此碑必经历了一场极其不寻常的故事,以此可见社会给书法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卫瓘这样的书法大家也受到了社会、思想的影响,可见魏晋士人思想空前自由也是给了各书家一个尽情挥洒情感的温床。

在魏晋的书法史中,一个个姿态横出、天真无饰、淳朴自然的书法尽显晋人自信潇洒、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谁料这可爱的书法背后却隐藏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无奈,无力地宣泄着对政权的蔑视,这种外在与内心的冲撞使他们淋漓尽致地都表现在他们的书法之中,我们才能够看到今天魏晋书法书体的多样性。

二、魏晋书法世家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当时魏晋时期门阀贵族拥有很高的地位,物质上他们享有大型庄园,拥有自己的农民,生活上自给自足,贵族力量逐日扩大,在这种安逸条件下的贵族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书法创作中。

中国自古都有传家宝之说,都是传一些玉器、古物的玩意儿,可晋人却将书法当做宝物,或许是晋人真的不光把书法作为一项高雅的,可以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还当做生命一般的珍惜。

因此从史料中我们就能从中总结出书写技巧和书法理论也在这些文人世家中流传着,也许正是看中了书法的艺术价值,因此祖祖辈辈严密的将书写技法和知识传承下去,并且不被外姓人士所知,具有封闭性。

其实这种家族式的传承书法早在汉代就有发生过,到了魏晋时期才出现了更多的书法世家,例如,河东卫氏、敦煌索氏、高平郗氏以及最著名的琅琊王氏。

河东卫氏家族人才济济,是西晋时期的儒学望族,家族中有卫觊、卫瓘、卫恒、卫宣、卫玠以及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卫铄等书法家,他们都为书法文化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三国志·卫觊传》就说卫觊在卫氏家族中当属卫觊的书法造诣最高。卫觊之子卫瓘,精通古文,卫瓘的草书尺牍《顿首州民帖》就突破了章草,开创了自己的一派,上下行气一脉贯通,结构用笔自由相互映带,可谓是精彩至极。

在魏晋众多书法理论,有关书体体势的理论,当举卫恒的《四体书势》为最,全文对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的产生以及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全文文辞优美,文学造诣颇深,且全文均用自然景物描绘书法的线条美,可谓是书法与文学结合的巧妙。

卫氏家族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卫恒的从女卫夫人卫铄,她是中国历史上的才女之一,而根据史书记载,钟繇曾传授卫夫人书法用笔技法,而她最后又成为了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对王羲之书法成长有着极强的作用,所以她在“钟王”二人书法传承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敦煌索氏世家中,索靖是不得不说的人物,索靖是张芝姊之孙,传索靖深得张芝传授。索靖以章草名于世,《月仪贴》是供人写信参考的范文,按月分十二章,此贴以章草体势为主,字字独立却浑然一体,用笔锋芒尖锐,带有楷书笔法。

高平郗氏是书法名门,自郗鉴开始,因郗鉴和王导两家关系甚好,结为联姻,王羲之就是郗鉴选中的女婿,王献之又娶了郗昙女为妻。受两家联姻的影响,两家也在书法交流上频繁。

郗氏以书法名世者是郗愔,他善章草和今草,史书上传曰当时王羲之的书法是不如郗愔的,郗愔的草书作品《至庆帖》,气势顺畅,似一气呵成,有明显地上下纵横的映带,用笔古朴筋道,线条遒劲有力,却能看出大王书法的气势,在魏晋的书法世家中,郗氏和王氏家族的联姻强强联盟,为魏晋书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最后,琅琊王氏是不得不提的了,它是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的大户人家,不仅在社会地位上屈指可数,经济实力毋庸置疑,而且在书法上也是名门世家,整个书法史上琅琊王氏影响了很多朝代的书家们,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大户人家。

王氏家族最初有王敦、王旷、王廙、王导的书法最有名,后期,王旷的儿子王羲之将整个家族的书法推到了一个至今无人能比的高度,王羲之书法风格开创了一个由“古质”到“今妍”的过程。

写下了被奉为“天下第一的”兰亭序,文辞通畅优美,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自由气息,道出了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体验,感悟宇宙的哲学含义,在书法技巧方面也展示了王氏家族的深刻功底,全文给人的视觉效果自由清新,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字势倾侧却不失重心,线条遒劲有力却不唯美动人。

用笔节奏有致,轻重、干湿都在节奏中无缝衔接,构成一曲美妙的音乐旋律,行气不受纸张的束缚,自由舒展,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全张幅不仅在笔法上运用的技巧值得学习,就连同一个字的字形效果上也下足了功夫。

全文出现了二十一个“之”字,却每一个字形都不一样,堪称完美,这样不经意间的书写,正是融天地之气于心,心手合一,笔才能在心间游走,无丝毫人为干涉,这样浑然天地间的书法才能取法得道。

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在书法方面继承了父亲飘逸洒脱的书风,在此基础上改良了书风,王献之将草书的笔意写行书,以行书的笔意写楷书,肆意的气息在纸上流畅、飘逸狂放,展现给我们一个内心不拘法度的少年,年少轻狂的个性在其书法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总结

通观魏晋时期的书法世家,在他们存世的书法作品中,审美趣向和风格字态上都可概括成“气”、“神”、“韵”、“意”的艺术风格,人性的格调造就出了潇洒旷达、超凡脱俗的书风,一幅好的书法亲尽了书家的生命。

他们理应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理应对文舒意,萧萧瑟瑟,经过内心辗转反侧,矛盾了终于到极致,而后尽撒笔墨当中;这些所有体现晋人的美都流淌在每一个世家的血液中,他们不将书法当艺术看,而当做自己生命的体现。

书法美没有地域或是时空的限制,书法从自然到自觉的转变,与书法世家脱离不了关系,后世延续了世家的传统,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我们,魏晋书法世家留给我们的将永恒传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亿动网 X3.2  © 2015-2020 亿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