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私家侦探 前言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虽未能延续昔日辉煌,但这并不妨碍国人对女排的喜欢,大多数球迷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给予了她们包容与体谅。会后,主教练郎平选择离任,这位功勋教练、这位曾率领女排荣耀世界的“铁榔头”,接下来,将以另一种方式默默关注和支持中国女排的成长。 就在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郎平接到了国外排球队的邀请,希望她能出任该国国家队的教练,并且提供了不菲的薪水,但是郎平当即选择拒绝。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她这样说道:“我现在年龄大了,不想到处跑了,女儿也参加工作了,生活上没有压力,要带就带中国队,要么就不带!” 郎平的爱国精神,为人称赞,而她的风雨一生,无论是做运动员还是做教练员,都在中国体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运动员生涯 郎平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宾馆的职员,并非体育世家出身的她,从小便有着天赋异禀的体育细胞。由于父亲郎家骅是一个体育迷,郎平从小就跟在父亲身后,出没于各大体育场馆,久而久之,心中便根植下体育的梦想。 但郎平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好,没有钱买奶粉喝,只能靠着小米粥补充营养,所以虽然郎平的身高越来越高,但是瘦弱异常,看上去和运动员真的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1967年,郎平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个子高的缘故,成了学校的体育健将。她最开始接触的是乒乓球,经常训练一整天,成绩非常出色。后来,她改练田径。1973年,进入中学的郎平,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她在铅球、跳高等项目上,均取得第一名的成绩。 如果不是学校排球队孟老师的发掘,将她视为可造之材,或许,她后来会成为一名田径健将。孟老师是郎平排球生涯的启蒙恩师,在他的悉心教导下,郎平爱上了排球,在接受了系统的训练之后,排球技术突飞猛进,在比赛中更是取得一分又一分,因此她获得了“朝阳大炮”的美誉。 郎平在训练中有多刻苦?她总是第一个走进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场,在优良天赋与刻苦训练下,她成功进入北京女子排球队。1978年,年仅18岁的郎平被国家队主教练袁伟民相中,自此,郎平成为中国女排的一员,开启了自己“神话”时代。 初来乍到,郎平在队内只是候补选手,当时的主攻是正值巅峰的杨希。但是袁伟民十分看好郎平,力排众议,让郎平做了主攻手。事实证明,袁和平的眼光是没有错的,郎平带领球队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摧城拔寨,过关斩将,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冉冉升起。 女排世界杯冠军、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洛杉矶奥运会冠军......一个个骄人的成绩,让中国女排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球队之一,而女排的精神,也激励着无数中国人,点燃无数人的激情与梦想。 郎平的外号叫“铁榔头”,这是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在解说比赛时,看到郎平得分,情不自禁的一句夸赞:“一锤一个雷霆,真是铁榔头啊!”就这样一句赞赏,这个称号便传开了,一时之间,五湖四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郎平的爱情故事 郎平年仅26岁的时候,便因伤退役了,她的职业生涯是短暂的,但她的价值和贡献是巨大的。退役的第二年,她公开了自己的恋情,并于第二年与丈夫携手进入婚姻的殿堂,与她结为天作之合的,是男排运动员白帆。 其实,郎平还是运动员时期,他们之间就萌生情愫。白帆个子高挑,长相英俊,才子佳人,简直绝配,每每郎平出国打比赛,白帆都会去机场接送,每每训练之余,有空闲时间,他就来到郎平身边,陪她说话聊天。 婚后的第二年,郎平和白帆选择自费出国留学,可是高昂的学费,让夫妻二人在国外的生活举步维艰,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在朋友家里借住,虽然心里并不想给朋友添麻烦,但囊中空空如也,着实没有办法。 等读到硕士,郎平再也交不起学费了,无奈之下,只能接受意大利某俱乐部的邀请,做起了教练,终于缓解了生活压力。虽然是第一次做教练,但郎平的执教能力叫人赞叹,他带领球队取得联赛的冠军,俱乐部连忙与她续约,可是心念祖国的郎平选择拒绝,回国效力了一年。 1992年,郎平生了女儿白浪,一家三口定居美国,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已经身为人母的郎平,并没有离开排球工作,她出任了美国大学女子排球队的主教练,因为工作繁忙,只能将年幼的白浪交给白帆照顾,这也让郎平觉得,自己亏欠女儿太多。 可是渐渐地,郎平和白帆在生活中起了摩擦,鸡毛蒜皮的小事,褪去爱情的光环,这时,正好袁伟民的一通电话,号召郎平回国,郎平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与白帆离婚,回到大洋彼岸的祖国,为国效力。 回国执教,郎平肩负着中国女排伟大复兴的重任,重压之下,她的无力排遣,身边的人正常上下班,有亲人陪伴,而她孤身一人,显得有点另类,于是在她内心深处,渴望家庭、渴望亲情的情感更加浓烈。 郎平后来谈过一个男朋友,是个美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这时,郎平再一次收到祖国的召唤,深陷泥潭的女排需要她带领走出困境。于是,郎平与男朋友相约两年,可是男方却不愿意等待,面对如此选择,郎平毅然决然地与之分手,不是感情不深,只是一对情侣,若连两年都不愿意等,又谈何一生呢? 尽管重新执掌教鞭的郎平依旧忙碌,但是她并没有停止追求爱情的脚步。在一次文体联谊会上,郎平认识了比自己大9岁的历史系教授王育成,二人一见如故,在相处的过程中,彼此心照不宣,总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王育成还是一位鉴宝大师,珍藏了许多珍宝,经常带郎平去观赏自己的“宝贝”,而且他为人幽默,常常逗得郎平开怀大笑,忘却工作的烦恼。 女儿白浪回国探望母亲,亲自去看望王育成,瞧瞧这位在母亲赞不绝口的男人,到底值不值得托付。相处几日,白浪亲眼见到王育成对母亲的贴心照顾:郎平是运动员出身,腿上旧伤发作,每次上下楼,王育成总是挽着郎平的胳膊;跑步时,郎平的鞋带松了,王育成便俯下身子,将鞋带系好;时不时地还会给郎平送一束鲜花,将她宠成了“小公主”。 白浪看在眼里,心里也放心了,认为妈妈找到了一个会贴心人、照顾人的人,从里到外散发着幸福感。 2016年,郎平和王育成走进了婚姻殿堂,婚后,他们的生活更加甜蜜了。郎平做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忙碌异常,王育成便主动减少自己的工作,对郎平照顾有加。郎平曾毫不掩饰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爱情虽然来得有点晚,但还是来了! 带领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 2005年,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半决赛上,中国队与美国队相遇了,经过5局苦战,美国队最终以3:2的成绩战胜中国队,一时间,郎平被刻在“卖国求荣”的耻辱柱上。 其实这场比赛,对于郎平而言,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一边是执教的球队,主教练应该具备素养,另一边,是自己的祖国、是曾经付出青春和热血的中国队! 中国女排从此深陷泥潭,伦敦奥运会折戟沉沙,迫切需要更新换代,郎平再一次临危受命,势要将中国女排重新带回世界之巅。 2013年,重新执掌教鞭的郎平,刚回归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用人方面,她有着独到的慧眼,国家体育局对郎平的各项措施,也表示全力支持: 一、开启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由以前的十二名队员,扩充为五十名队员甚至八十名队员,开启大国家队训练模式;二、开拓国际视野,从全球聘用教练团队,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为球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三、参加比赛,不分主力和替补,只有首发和非首发,开启轮换模式,使球队的打球风格不落俗套。 郎平发掘了朱婷、张常宁等优秀的球员,一方面要求队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另一方面给予了他们妈妈般的呵护和爱戴,女排姑娘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表现出了非凡的活力,“祖国至上,永不言败”的精神流淌在每一名队员的血液里。 为了备战里约奥运,郎平给队员以最大的鼓舞,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每一次训练,每一次受伤,都将成为日后为国而战的力量。郎平用人足够大胆,大名单中因为没有曾春蕾的名字而一度遭到外界质疑,曾春蕾也哭着去问郎平为什么不带自己去里约,郎平说:“你的打法对手已经研究透了,我们要埋下奇兵,出奇制胜!” 在奥运会上,女排的姑娘们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先是输给荷兰,后来虽然在意大利和波多黎各身上取得胜利,但是在面对塞尔维亚和美国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小组第四晋级,或许谁都不会看好。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进入淘汰赛阶段,女排有如神助,面对强大的东道主巴西队,女排咬紧牙关,最终以3:2的比分艰难过关,这对于姑娘们来说,是极大的信心提升,即便再强大的对手,只要不放弃,用顽强不屈的精神与之相搏,是可以胜利的。 因此在半决赛迎战荷兰时,她们心中有着必胜的信念,3:1力克对手,挺进决赛。决赛是小组赛曾击败过自己的塞尔维亚队,之前交锋,已经让对手心理上占据优势,可是那又怎样,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第二局一度出现了20:10的情况,并且成功拿下这局。 往后的两局,虽然比分交替上升,但是姑娘们总能化险为夷,笑到了最后。就这样,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一枚宝贵的金牌,这也是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三大球项目的唯一一枚奖牌。 东京奥运会之后,郎平选择了离任,为中国女排付出太多汗水,也该回归恬静。辞去教练之后,她第一件事便是给妈妈扫墓,病重之时未能陪伴,想来也是一种无奈。面对国外球队的高薪聘请,郎平选择拒绝,正如她说的那般,生活已经没有了压力,也该享受退休的生活,如果要带队,只会带中国队。 这不仅仅是对排球的热爱,更是对国家的热爱! 郎平之后,中国女排依然会腾飞,因为女排,不仅仅是一支队伍,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一代一代地传承!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